暴风雨平静了下来,但这有可能只是短暂的。土耳其风暴出现了缓和,其他市场却出现了新变化。
1、8月15日,香港金管局5月来首次出手捍卫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买入1.59亿港元,因港元汇价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截至今日11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至6.,创年5月以来最低,离岸人民币跌破6.91关口。
3、北京时间8月15日凌晨,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涨幅超过7%,刷新日高至6.里拉,8月13日曾录得历史最低位7.里拉。
4、南非兰特周一发生极度波动的交易,当天兑美元反弹1%。
5、阿根廷比索也上涨1%。
除新兴市场货币反弹外,股市表现也出现转折。标普指数收涨18.03点,涨幅0.6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1.点,涨幅0.4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51.18点,涨幅0.65%。
不过,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多国货币和股市反弹尚不能定论土耳其危机结束,因为事态发展还未见分晓。
香港为何再次出手捍卫联系汇率自今年5月后,港币汇率就经历了一段平稳时期,在此之前,香港金管局曾在一个月内数十次的出手捍卫联系汇率。然而,时隔近三个月,这次再次出手的原因又是为何?
一位香港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之所以港元汇价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使得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主要是因为近期美元和港元的息差在扩大,套利交易把港币汇率压低到7.85的底线。
“港币Hibor低于美元Libor,市场就会借入港币换成美元进行套利,造成港币兑美元贬值,汇率触及7.85后,香港金管局就会通过买入港币来捍卫汇率,市场上港币流动性减少后,港币Hibor也会上升,套利收益也会减少。”上述交易员说。
此外,该交易员表示,美元和港元的息差之所以会扩大,套利交易只是加剧这一局面,根本原因还在于美联储的不断加息。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美联储还有1-次加息,所以不排除今年后续香港金管局仍可能会继续出手捍卫联系汇率。
累计买入逾亿港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1日起至今,香港金管局已累计买入逾亿港元。
路透社称,香港金管局这次买进港元后,银行体系总结余在8月16日将减少至.47亿港元。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截至8月14日,银行体系总结余.93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
大和证券此前曾指出,一旦香港资金流出超过亿美元,香港银行体系将会面对流动性挑战,可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及代价。
不过香港对此也早有准备。自年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有近亿美元(约合1万亿港元)流入香港。另外内地的庞大储备也是其坚强后盾,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升幅为0.19%,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居全球第一位。
对于最新一次市场操作,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表示,香港银行和金融体系的防震能力较亚洲金融风暴时大大提高,香港外汇基金有超过4万亿港元的资产,其中超过八成为外汇储备,为香港金融稳定提供强大的后盾。
另外,银行在年底持有高流动性资产超过4万亿港元。香港金管局过去通过多轮逆周期及其它监管措施,稳固了香港银行体系。香港有能力应付往后资产市场波动和资金外流带来的挑战。
“我们再次提醒大家务必小心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视乎资金的走向,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有足够能力维持港元汇价的稳定和应付资金大规模流动,我们亦会紧密监察市场和外围环境的变化,确保联系汇率制度有效运作。”李达志表示。
港美拆息息差缩小
港汇持续走弱主要源于港美拆息息差扩大导致的港元持续走弱。由于香港自年起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采取了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此后,港元拆息(Hibor)一直与美元拆息(Libor)走势同步。
受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提振,年初以来,美元Libor从1.%一路推高至.3%上方水平,截至8月13日报.%。而Hibor年初以来却一直在低位徘徊,虽自4月中旬香港金管局出手后,大幅上升,但在7月5日上涨至.%高位后直线下滑,到8月14日下滑至1.%。
数据来源:wind
Libor的上升和Hibor的下滑,使港美拆息息差不断扩大,因此市场纷纷抛售港元,换取美元,再发放美元贷款或购买美元债券套息。正常情况下,套息交易应导致息差收窄,但实际情况却是港美拆息息差不断扩大,这是因为近期市场对美元融资需求旺盛,导致美元Libor持续坚挺。
自采用联系汇率制度以来,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的次数屈指可数,最近一次是在年。不过与此次情况相反,当年资本流入造成了港元升值,导致汇率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最终香港金管局通过干预市场使港元贬值。
还有哪些货币也危险?
本轮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美国,美联储加息叠加特朗普对多国进行经济制裁和贸易摩擦,加剧了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这让一些过度依赖外债,同时面临经常账户赤字与政府财政赤字的双赤字格局的国家难以抵御。
目前美元正经历着新一轮强美元周期,尽管二季度美元指数走强趋势有所停滞,主要围绕在95附近震荡徘徊,但不少人士认为,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以及特朗普一系列政策举措都在支撑未来美元继续走强。
历史上,每次强势美元周期通常会引发经济危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强美元周期引发了拉美金融危机;九十年代的强美元周期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IMF前副总裁朱民认为,特朗普当选后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美元还会继续走强,目前正处在第三轮强美元周期中。
那么,强美元周期下,哪些国家最容易受到冲击?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称,以IMF新兴市场的划分标准,将土耳其和其他3个新兴市场的中短期指标相比,其风险排名靠前。
其他风险排名较高的国家包括阿根廷、黎巴嫩、乌克兰、南非、格鲁吉亚和巴西;而风险较低的国家则包括泰国、保加利亚、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和中国。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花长春则表示,综合来看,主要新兴经济体可能受外部冲击发生较大风险的水平进行排序,发现中国香港以总评分4.4位居首位,其次土耳其、新加坡、中国、智利、阿根廷也都排名居前。
其中土耳其、阿根廷货币今年以来已经贬值超过50%,内部经济动荡,面临较大风险;中国香港、新加坡在外债、债务率方面都存在隐忧;中国则面临杠杆率高等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除了上述几个国家外,近期,亚洲国家中印尼、印度、越南也都在遭受货币大幅动荡。
周一,印尼盾下跌近1%,创下年10月以来新低,成为近日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印尼央行高层透露,正在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印尼盾的汇率。
今年,越南将官方汇率下调1.1%,令市场汇率下跌.7%,以期挽留在越外资企业。有报道称,为满足市场需求,刺激越南盾,越南仅在一个星期内就抛售了0亿美元,照此速度下去,越南可能会耗光去年辛苦积累下的10亿美元外汇储备。
综合自:券商中国、中国证券报
责编:阁子、文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