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根廷港 > 阿根廷港经济 > 正文 > 正文

读书日,谈读书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3 1:47:45
拉斐尔《圣乔治与龙》年木板油画华盛顿国家艺术美术馆藏

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流传着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一本书作为礼物。从此,书籍成为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加泰罗尼亚居民在4月23日设立“圣乔治节”,以示纪念。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年,在西班牙代表的提议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与版权日”,以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等大师们。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多个国家都会在这天举行各种关于读书的宣传活动,鼓励人们阅读,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并尊重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大师们。

1“伏生护书”传递了什么?唐王维(传)《伏生授经图》长卷绢本设色25.4×44.7cm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在浩瀚的中华典籍里,《尚书》如同中国读书人的精神象征一般,凝聚了写书人的心血和护书人的坚持守护,又在传书人的手里艰难传抄。这本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典籍最终一代代流传至今,让我们今日得以窥见上古先贤流传下来的智慧和中国读书人的气节。《尚书》是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与典型,是“天下大纲”。伏生自小“学书”,因而知“书”。他深知《尚书》必定是“一书平万世”。为了万世的清平,他呕心研究书,达出神入化无人之境,更知“书”的高境深意、广用和长度。为“天下留”,他舍身“护书”;为“天下用”,他无私“传书”。《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饰演的“护书人伏生”牛年大年初一,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闪亮登场,立刻成为新晋网红!《尚书》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深邃魅力。秦末,项羽入咸阳,将国之藏书焚毁,大量被没收回来的竹简以及上面所记载着的文史资料、哲学思想,都随着浓烟一一消失在咸阳宫殿的上空。因不忍看见《尚书》这本记录了上千年璀璨文化的古籍就此绝传,时任秦朝博士的伏生将家藏的《尚书》藏在了家里的墙壁夹层当中。尔后的二十多年里,纵然战火重燃,朝代更迭,墙壁中的《尚书》使中华文明火种犹存。然而,当伏生从墙壁中把它再次带回到阳光底下时,原本的多篇,只剩下了依稀可辨的28篇正文。于是伏生对这一孤本重新抄录整理,同时开始广收门徒,传授这本承载了年文化精华的典籍著作。伏生传授《尚书》时,对明哲先贤遗留思想的敬仰和尊重、读书人的坚守与风骨,在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然震撼人心。“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自古以来,有多少像伏生一样的文人,有着为理想、为价值观、为家国情怀牺牲一切的精神,有着如何也不肯苟且的骨气。钱穆先生认为,《尚书》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其中悠久的思想智慧在今天同样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2没有纸张的年代,书长啥样?西周晚期毛公鼎高53.8cm,腹深27.2cm,口径47cm,重34.7kg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余年。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特别是到了西周,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毛公鼎的铭文就多达字。因此,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多数书史家也认为,它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3造纸术的功劳上图:《尚书虞书尧典》(部分)下图:《新诗造纸书画谱》(局部)详细记载了古法造纸的具体过程在中国文化史上,从长远来看,东汉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佛教传入中国,不是道教开始创立,而是蔡伦造纸。造纸术把树皮、破布这些废料变成优质的记录工具,把原来笨重的竹简、贵重的丝绸都替代了。信息的记录成本、运输成本都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写作效率提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从此书籍不再是家传的宝贝,而是中等家庭说买就买的普通文化用品。如果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发明按照重要性排个顺序,造纸术或许一定能进前三名,但肯定在前十名里有一个位置,和钻木取火、发明轮子是一个级别的。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我国丝织品的种类繁多,清代汪士锦在《释帛》说:帛有六十多种。而其中可供书写的帛就有数种。)造纸术的普及,带来的必然是信息爆炸。在先秦时代,学富五车就是大学者了。从考古来看,差不多每克竹简可以刻一个字。一车竹简按照最夸张的算法,一吨,就是0千克,万字。5车就是万字。放到今天,一般50万字的书就是一个砖头大小,万字就是10块砖头大小的书。4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清佚名《雍正帝读书像》轴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那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呢?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胡适先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5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嘉靖四十年()至嘉靖末年()之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更是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范钦(-年),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平生喜购书,在各地做官时广收图书,抄录善本。所藏多为明人著作、明朝所刻书、明朝地方志及登科录。其子大冲续有增藏。聚书四千余种,五万三千余卷,并有五代至宋元碑帖七百二十余种。阁两层,六开间,硬山顶。上层不分间,隔以书橱,下层分为六间。前凿一池,称天一池,两侧有封火山墙。天一阁,取《周易·系辞》郑玄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六开间,是“天一生水”观念的反映,“四库全书”的藏书楼就是仿它而建。6世界上字数最多的书《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卷,清纪昀等撰,清乾隆年纪昀进呈写本。卷轴装,纵28.5cm,横cm,通栏高22cm,长cm。四周单边,无鱼尾。红木书盒盛装,盒长39.5cm,宽32.8cm,通高10cm。有一套千古奇书,见过全套的人少之甚少。读过1/5的人,几乎为人上人;看过2/3的人,几乎没有;看完全套的,从古至今只有一人。它便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费时十年编成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光听书名就觉得非一般人可阅读,但阅读过其精华的人也往往都成为非一般的人。乾隆三十七年(年),时任安徽学政(省教育厅厅长)的朱筠上书乾隆皇帝,请求对明代第一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进行详细检阅,以便从中辑佚出一些已经在民间失传多年的古书,并将这些书籍重新缮写。这个提议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次年二月,他便下令成立四库全书馆,并任命亲信的军机大臣为总裁官。由于《四库全书》内容太多,书的数量也太多,抄录与校对工作成为编书过程中持续时间最长、花费人力物力最多的工作,前后共用了十年之久。参与各项工作的人数达到余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这部典籍在整理、编纂完毕后共抄录了七份,分别藏于紫禁城文渊阁、西郊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文溯阁。此四阁因位居北方而被合称为“北四阁”。另三部则藏于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以及杭州西湖孤山文澜阁,这三座楼阁则因为地处江南而被合称为“南三阁”。四库全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奇迹,是世界现存字数最多的书。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为儒家经典,“史”为历代史书,“子”为诸子百家,“集”为各种诗文辞典。全书共册,收书种、卷,总字数近8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用乾隆皇帝《文渊阁记》里面的话:“古今数千年,宇宙数万里,其间所有之书虽夥,都不出四库之目也。”7爱读书的许知远:带着偏见看世界许知远许知远是谁?第一脸谱,《十三邀》的主持人,一路行走江湖,访谈各路大神。新脸谱,吐槽小王子。他在吐槽大会上的节目片段被网友称为“有文化的吐槽”。许知远的正身,是读书人、写书人。他最好看的一本书是《青年变革者:梁启超(-)》。写得惊心动魄,是所有许知远著作中最好看的一本。许知远说:“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能读懂当然好,读不懂就读别的呗。阅读是立体的,不读书,也可以读生活、读美食、读街道、读人,只要你是一个观察者,那么看什么都是读,书只是阅读中的一小部分,而非全部。不论哪种阅读,都是逃避生活的好办法。”8书店危机≠阅读危机年底,许知远和12位媒体出版界的朋友共同创立了单向街书店,名字来自本雅明著作《单向街》,他说要“把巴黎的左岸搬到北京的圆明园”,希望单向街图书馆成为一个思想上的“livingroom”。此后,这家书店成为顶级作家、导演、艺术家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频频光顾的场所。这里不只是书店,更是一处理想主义者营造的乌托邦。单向街书店里销售的许知远的人字拖鞋年2月24日,因新冠疫情停业近一个月后,单向街书店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ngxingmeirenz.com/agtgjj/780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阿根廷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