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根廷港 > 阿根廷港旅游 > 正文 > 正文

风采middot特辑跨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4 1:08:00
编者:在江门,有这样一个“异质”诗人,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校园诗坛出名,却在名声雀起时突然“消失”,直到20年后,再度携诗重回诗坛,而其人其诗,也因岁月洗礼,以及时空的变换,有了不一样的气度和襟怀。他就是冯桢炯。一个诗中有沧桑也有率性、有热血也有纯真的诗人冯桢炯,一个如今在海内外的文坛都颇令人侧目的诗人、出版家冯桢炯。于年轻些的江门诗人,我们认识冯桢炯有些晚。也就是自年他重回诗坛之后才有幸认识。然而在这几年里,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看到国内外的好诗好文,冯桢炯总会不遗余力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能借由便利的网络,及时地欣赏到优质的精神粮食。因在江门这方土地上长大,他以一种回馈家乡的古道热肠,推荐江门诗人诗作,默默为江门的诗坛做着贡献。可以说,江门诗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沉潜务实又朝气昂扬的气度,这与冯桢炯对家乡诗坛的热心扶持是分不开的。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收获一个好消息:冯桢炯获首届“国家诗人地理奖”。这真是年开春的一个美好消息。且让我们以此辑春节特辑,一起来通过冯桢炯的诗歌以及两个评论家蒲素平、周瑟瑟的评论,来了解一下这位跨国江门诗人的风采吧!

诗人冯桢炯

冯桢炯: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理事,现任《中外诗人》杂志主编、纽约新世纪出版社董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员、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一种生命》《风铃小语》《一个人的世界》等六部。作品在《诗刊》、《草堂》、《星星》、《诗潮》、《诗选刊》、《诗歌报》、《飞天》、《作品》等发表。曾获韩国亚洲诗人奖文化奖等奖项。

冯桢炯诗歌欣赏

西方寺遇雪

往西行八大道的西方寺在南来北往的唐人中隐居隐于市的钟声和诵经念佛之音未能使人开悟倒是纽约的一片小雪花飘落在我的怀里可惜我未皈依佛门而是雪花舍得离开往事的屋顶和几只不谙世事的麻雀靠近我让我明白时间是入世和出世的两个轮子前后轮回世界春天被百花占尽花开过后被绿草占尽绿草枯后被北风占尽北风吹过后被大雪占尽只有阳光在大地上占尽整个人间

飞行书

万米高空飞行

海洋一片碧绿

偶尔看见几处海岛

像滴落的泪珠

白云深处

仿佛住着过去的亲人

和我距离越来越接近

每逢坐航班出行

惦记也伴随出现

我知道天堂比这更高

更干净舒适

不用我挂心

我还是回到

我的人间

鸽子·麻雀

在美国

我经常见到几只灰色鸽子

飞落在屋前路边

吃着面包碎片

并发岀咕噜咕噜声

路边的几处景点

成为悠闲场所

养着这些懒散无忧的家伙

我每次回乡

路过晒谷场

也见到偷食的小麻雀

吱吱喳喳

一有路人经过

担惊受怕的样子

令我生恻隐之心

布兰克林大雪覆盖了布鲁克林十八大道那是用暖气包围着的假期日子都用心情来取暖黑夜只是一张纸失眠的笔一直写到黎明诺拉·琼斯小时候的歌声在我家附近流行一年过去了我忙于跟黑人和犹太人交换微笑但时差还停留在早12小时的东方只有雪停了布鲁克林的阳光才懒得解释孤独在纽约上空仍然无语注:诺拉·琼斯(NorahJones),年3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Brooklyn),美国歌手。我拥有的财富叫贫穷父母留给我第一笔财富叫贫穷让我坐在长满青苔的石阶门前盼着居无定所的白云回头一棵树放弃了整条村庄放弃了没有多少盼头的青青酸果直至挥尽最后的一小撮故土能够在姐妹们的卑微劳作中让我有一天突然远走在薄情的城市里游荡然后用尽家园所有的抒情在希望中新生又在新生中绝望用自己的挣扎作赌注甘心拿命来输掉无奈的亲情转眼间我已白发满头秋天,叶落花谢及其它像身体的一部分枯枝败叶被风吹被雨淋被光照纷纷落下凋谢一季一朝一夕的往事是为了下季的轮回叶落无声花谢无奈需要赞美的是打扫旧梦的人是为下轮的花开花落叶飘才是最美的瞬间最终的枝条才是灵魂的骨头才是永不磨灭的记忆叶落之音花色渐褪在内部的放弃过程中仿如昨日的胡子刮了一次又一次不断让世界充满鲜活的面容一块石头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不同的构思里命运任工匠改造属于荒山野外的石头一念之间聚集城市人群的目光不管你愿不愿意站在时间的街头统治者的权力游戏在粗暴的历史镜头中成为任意摆布的符号一块普通的石头大自然是最好的工匠雨水在打凿躯体阳光在烤晒头颅石头里的灵魂出自另外一座想象的花园世间雨雨是从上往下掉的雨是看不惯大地的雨是看不惯这人世间的雨是痛恨不争气的草雨是痛恨被污染的呼吸雨是和江河合谋的雨是跟风同出一辙的雨是与高贵无关的雨是与贫贱无联的雨就是与你我有关雨就是与古今有关雨就是与明天有关雨就是哭这苍桑的世道雨就是诅咒麻木的人心到了中年到了中年对世事越来越不再耿耿于怀我的眼泪越来越少泪水不往外流往心里流到了中年对人间烟火越来越不感兴趣我的眼晴越来越不愿看常常困倦打盹假装糊涂而心智清醒到了中年血压越来越高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骨头的钙质流失越来越严重人的尊严仍在继续支撑到了中年对感情越来越难以表达我的言语越来越笨重三言两语说得淡然时间让我越来越看清真戏假做的演技假戏真做的结局大海海浪假装在高潮深不可测的爱埋藏一无所有的肉身你和我的关系像橙果渴望刀的锋利刺向自身流出酸甜的汁像核桃渴望铁锤的沉重撞击头颅碰出内伤的核心像落叶喜欢秋风毫不留情地吹遍整个森林海浪献出花的忘形献出假情假意的温柔我与生俱来的骄傲在你深深吸引的海蓝当中无比强大的男性力量摧枯拉朽之势一一毁灭在深渊的海底你不知道火热的岩浆在暗流涌动梦见母亲昨夜梦见母亲还牵着我的手那是我们三兄妹还捱饿的日子家里的三亩七分水田和一亩三分山地就是家里的依靠母亲牵着我的手背着两岁的妹妹就在山地里打花生收红薯母亲在阳光下耕种滴落的汗水渗透土地半个世纪过了陪伴母亲墓前的花草不叫荒草而是茂盛山海间粤西的小山村是我生长的地方山间田野万物一片宁静有父母兄妹的亲情相伴日子过得安逸而平静突然有一天我离乡别井面对大洋大海看见了我自己从安静开始澎湃海浪每一次拍岸有时候是一阵刺激有时候是一阵安抚母亲,西山一朵晚霞母亲离世了这段日子我常常追忆往昔小时跟她到山地里拾花生跟她在田间收割稻谷跟她到外婆家过夜听她俩母女谈心事到半夜母亲一直是担惊受怕过日子她是眼泪流得最多的人柔弱的身子背着生病的我流着泪走二十里路看医生的情景待我长大以后才会用为母则刚这个词来不及偿还养育之恩母亲就朝西走了年迈体弱的她像一朵晚霞静谧祥和,再也不用担心和害怕每次想起母亲感觉她像霞光一样存在每天在西山上静静地坐着等着食客活生生的猴子固定在特制餐桌下头顶被剃毛厨师用利刃平削去猴子天灵盖倒进热油加调料食客在猴子的惨叫中用汤匙舀出猴脑享用着那股味道我不知是什么味儿好像也在我的头顶剃了毛蝙蝠黑暗骑士的故事超级英雄都称蝙蝠侠令邪恶势力闻风丧胆蝙蝠成为正义的化身有谁想过食客们把蝙蝠捕杀摆上食桌上吃掉为什么不想一想蝙蝠的超声波能力启发人们发明雷达、隐形飞机蝙蝠长得丑不与世俗争宠蝙蝠百毒在身自己却不受伤害蝙蝠白天睡觉晚上捕食不影响他人蝙蝠如此低调仍然被残杀蚂蚁与我相同方向的蚂蚁驮着比它还大的米粒往窝里爬如此吃力地面如此脏蚂蚁也如此专注往回家的路上移动蚂蚁就是我眼里的小黑点直到在我视线里消失不见我为蚂蚁担心的是随时被一只大脚踩死评论冯桢炯诗歌

蒲素平:诗歌的种子在灵魂中发芽——简析冯桢炯诗集《一个人的世界》

刊于《粤海风》年第5期

诗坛有个新归来诗人群,简单说就是曾经的诗人,在尘世中历经风雨商海起伏之后,突然一天,回来了,重新拿起笔,书写灵魂的疼痛,书写生命的起起落落。冯桢炯就一个诗歌的归来者。掰手指一数,认识冯桢炯30年了,那时他在广东恩平一中读高三,发表了大量诗歌,是全国有名的校园诗人,我刚刚进入石家庄一家电力学校读书。我们在信中谈诗论文,意气风发,似乎天下舍我其谁。冯桢炯诗歌写的潇洒,飞扬且有思辨精神,至今记得他一首《面具》的诗,后来我们一起办了一张《新潮文学报》,冰心、臧克家两位老人分别给题写了报名,使我们备受鼓舞。高中毕业冯桢炯进入政府系统,再后来商业大潮来了,他下海做起了生意,我也开始了电力野外施工生活,一年四季在外漂泊。就这样我们密集的交流便断了,各自散在生活的流沙中,和生活的流沙一起滚动,游荡。多年后的一天,突然两粒经过风雨洗礼的沙粒重新相遇了,自是一番感慨,之后冯桢炯重新开始了诗歌写作,一些诗歌便在他奔走于山水的途中,在他旅居国外的生活中诞生。那么,就谈谈他的诗吧。藕发莲生,必定有根,我们说一个诗人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绝不是一时兴起,凭空而来,而是他思想、情怀、诗意、灵感、生命意识等等的综合体现,在一个点的爆发后的一种光焰的呈现。纵观冯桢炯的诗歌行走脉络,可清晰地看出这点。他更多地通过自身的反观来呈现对世界的思考和生活感悟,他的诗不靠“大”来取胜,更多是从生活汲取一些零散的片段,串起来,经过他朴素语言的组合,让汉字闪闪发光,而呈现出一种底层命运关怀的知识分子情怀表达。一地鸡毛的生活片段在诗人的笔下鲜活并充满一种内在的精神指向。如他在《我只关心细微的事物》中写到我关心的是多年的忧郁症什么时候会发作我关心的是会不会涨工资水费、电费、租房、柴米油盐还有很多琐碎的小事会不会跟我有关联细小的生活碎片散落我的空间除了物质之外还有一套深藏不露的面具像易碎的瓷器隐藏危机这么多年以来这些细微的事物汉字一样的复杂多变用看似琐碎事项的罗列,实现了一种对生活的严峻思考,使诗歌既有生活磨砺过的痕迹,又保持了一种内在精神的指向。我们说诗歌最终的指向是思想和情怀,我们呼唤情怀,其实就是用我们的思想点亮诗歌中的光,点亮生活中的光,使粗糙的生活具备内在的诗意,从而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期盼。有一种诗歌写作是内视的,内的东西往往被生活的红尘和假象所遮蔽,内又有着杂乱的坚硬内核。通过一次次内视,把内心的底色写出来,生活往往不是外表看起来到那样单一,而是有着多种维度的存在。像植物一样蒙蔽双眼用黑暗按放你不羁的思想让它在泥土里安静地生长不惧白天的白不惧黑夜的黑有时候心在这黑色中找到光明——《听见深处》叶落之音花色渐褪在内部的放弃过程中仿如昨日的胡子刮了一次又一次不断让世界充满鲜活的面容——《秋天,叶落花谢及其它》这些诗歌都是冯桢炯在海外生活时写下的诗歌,身居海外,由于地理意义的距离,使人的所思所想与过去有所不同,往往会有一个时空感,就会无意识地跳出固有的生活和思维惯性,而进入进一条轨道,一条向内的通道,使诗歌的表达张力大大增强,会放大诗歌的意味性,有时会产生歧义性表达,使诗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大大增加。我们说诗学是情学,心如枯木的人写不了诗,诗人除了有天分之外必须得有情,有大情。冯桢炯写下了大量抒情诗,其中写母亲的一些诗最为突出。一直不敢写一首母亲的诗怕自己爱得太深写出太浅的诗怕太轻的文字有辱这份情的重量母亲的一生怎能用一首诗去抒情即使用诗人雷平阳的诗句:子宫的小,乳房的大。也表达不了我对母亲的情意——《母亲》母亲节到了当我的声音跨过大西洋到达老家时母亲急匆匆的说:“长途费贵,能省就省。乡下人只认过年和清明节,母亲节就省了吧。”——《节约》《母亲》和《节约》都是写母亲的,语言质朴,情感浓烈。简洁的表述中隐藏着丰富的情感。《母亲》表达的是赤子之情和为人子的无以回报之爱。母爱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话题,诗人一旦进入到母爱这个话题中,往往就显得游刃有余,不管是举重若轻或是举重若重,都显得得心应手。《节约》的写法和表达趣味与《母亲》稍有不同,通过母子间的一个对话,写出母爱深处的疼痛,这好比说内心的痛疼如同梦中的火车,看着开走了,在不经意的时候,在黑夜的时候又开回来了。简单的语词组成,产生了往返式的表达效果。也正是这不同,又增加了诗歌的丰富度和饱满度,使母亲这个形象立体呈现出来。在评论一个诗人的作品指向时,我常常是看一个诗人的走向,就是看其精神来处和思想去处。也就是说,一个诗人的隐语通道,必是掩藏在他的精神来处,他的所有密语,必有底背,而他的思想去处,就是在精神底背之上的行走,蔓延,繁殖的结果。这大约是一个诗人最终呈现出什么样的文本的依据所在吧。我们沿着冯桢炯生活道路,就可看出他的诗歌文本形成的通道,就可以触摸和洞察到冯桢炯的体温和灵魂。他的《鸽子·麻雀》中呈现出恻隐之心,《小心》中对一个卖鲜椰农妇找钱时的小心翼翼的白描,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度关怀。他在《一块石头》中写到:一块普通的石头大自然是最好的工匠雨水在打凿躯体阳光在烤晒头颅石头里的灵魂出自另外一座想象的花园一块石头就是一个词语,一块石头就是一个人,“属于荒山野外的石头/一念之间/聚集城市人群的目光”。生活的辗转,命运的转换,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在时间的天平上,在历史的镜头中,我们不过是任意摆布的符号。就是一个符号,一块石头,也要是有思想的符号,有思想的石头,有温度的灵魂,有着花园一般的丰富和生动。这或许是诗人本身的一种生命感悟,诗人在多年的商海浮沉中,见过太多的人间悲欢,为此,诗人写了《隐身术之一》《隐身术之二》《世间雨》《到了中年》等等诗歌。诗人就是面对破败的词语,将词语一下一下擦亮,在擦亮的过程,试图重新修复精神世界的原点,并以此来完成一个固执的人生过程,这也是一个诗人独立于世的立足点。思想处在什么样的层面,决定诗歌如何表达。纵观冯桢炯的诗歌,深浅趣味各异,但无一不是一粒种子,在灵魂的深处生根发芽。而我们说到诗歌的时候,诗歌就是一盏灯,写诗就是循着光,远远地寻找那盏灯,句子就是走向那盏灯的路程。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这路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在行走的过程中,以语言滋生语言,以不断创造的语言来完成一种行走。这一点,冯桢炯做到了。(诗集《一个人的世界》冯桢炯著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评论家简介:

蒲素平,笔名阿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评论家协会理事,就读鲁迅文学院31期高研班,作品见《诗刊》《文艺报》等,著《大风吹动的钢铁》等多部,入选多种年度诗歌、散文诗选本、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曾获首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

周瑟瑟:口语激活了冯桢炯的写作——简评《一个人的世界》

刊于《华西都市报》

《一个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我有点好奇,对于一个我熟悉的人,他却有着陌生的另一面,这陌生的另一面就在他的写作里。我读《一个人的世界》是重新了解他的过程,一个面部表情坚毅的人,一个竖着一个岩石脑袋的人,一个制造麦克风的人,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归根结底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没有危险的商人是一个好诗人。《鸽子·麻雀》在美国我经常见到几只灰色鸽子飞落在屋前路边吃着面包碎片并发岀咕噜咕噜声路边的几处景点成为悠闲场所养着这些懒散无忧的家伙我每次回乡路过晒谷场也见到偷食的小麻雀吱吱喳喳一有路人经过担惊受怕的样子令我恻隐之心.5.17.纽约这首《鸽子·麻雀》是《一个人的世界》最后一首诗,是他最近的作品。他在纽约有家,但他的“麻雀”在故乡,美国的鸽子与故乡的麻雀,在诗里或许有更多的意义,但我不想去解读它,诗的意义写出来时就在那里了,不必去挖掘,我只想通过他的写作来观察这个人,这个人在年5月17日干了什么?他在纽约写下了这首诗,他在中美之间穿梭,他既不是“鸽子”,也不是“麻雀”,他是一个商人,同时是一个诗人,事情就是这样的。但他记录了他的观察,这本诗集就是他观察的产物,所以值得信赖。他在观察,观察是他写作的唯一手段,除此别无它法。在此我想强调这个商人的身份,他并不做买进卖出的贸易,他制造麦克风。我对做产品的人天生有好感,我曾做过进出口计算机软件,他对产品有兴趣。一个人的世界,他生产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麦克风,各式各样的麦克风,被他送到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嘴边,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会议室里通过他的麦克风发出各式各样的声音,有甜言蜜语,就有相互反对的声音,构成一个各种意见交织的世界。一个人的世界并不是他一个人,而是许多人,一个人的诗并不是一个人的诗,而是许多人的诗,一个人的世界把许多人归结在一个人身上,一个人的诗把许多人的声音收纳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人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必将是混杂的声音,是复杂多变的声音,就像风声,风声是单一的吗?不是,风声是复杂多变的,是许多风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种风声,这就是他的写作。他的写作是尽最大的努力保持生活的原形,只有保持了生活的原形,才会发出世界最真实的声音。如果一个人通过麦克风后发出一种不是这个人的声音,而成了别人的声音,那非常可怕,所以诗歌写作就是要保持真实的声音。或许有的人就想伪造声音,有的人的写作目的就是想制造不是自已的声音,变成他人的声音,我听到过,一听就明白。但他《一个人的世界》是他的原声,只是混合了世界不同的声音,经过他的喉咙发出来,但一定是他的腔调,原汁原味的他的呼息,他的汉语组合的结果,保持原形,让原形本身发出它的诗意,不要强加给诗之外的东西。诗之外的东西往往被我们当作了诗,其实事物本身就是诗,写作者并不需要特别费劲去挖掘诗之外的东西。过去很多年我们把过度的抒情与过度的修辞,当作了诗之外的诗了,这样的教训现在依然在毒害读者与新加入的写作者,把诗变成了一种低级的抒情与修辞。我与他都经过了漫长的这样低级的写作,人到中年方开始抛弃过度的抒情与过度的修辞,回到事物本身,把事物本身写好,尽最大可能保持事物的原形,拒绝诗之外的东西,只写诗本身,甚至在此我也只写诗本身,而不写诗之外的东西,过度的解读当然十分恐怖,我见多了过多的对诗的解读,令人难堪,破坏了诗,但我们的读者似乎习惯了过度的抒情与过度的修辞,更喜欢过度的解读,非要在诗中挖掘出诗之外的东西,这样就拉低了当代诗歌的水准。《床》爱与罪在一起的词是名词也是动词是时间给予它太多一叶一菩提一床一世界这床是爱的床这床是罪的床罪在黑暗里爱也在黑暗里不在乎白天与黑夜一切皆在一念之间为了你爱与罪之间常常被自己忽略.5.16.纽约再次回到写作现场,他突然顿悟开了,我熟悉他过去的写作,朴素的抒情腔调是干净的,饱满的,他与我的老友吴茂盛合出过一本诗集《诞生在冬天的孩子》,那是青春发育期的声音,我们沉浸在发育的喜悦中,享受生活的动荡,当年我是一个孩子,我注视着另外两个孩子的照片,就像注视着我自已,我们都是那样写作,写作让我们度过了贫穷的少年,现在回首往事,那逝去的一切都构成《一个人的世界》中最坚实的底色。我读《一个人的世界》,其实我读到了一个人的历史,他写的是现在的生活,但一首诗中往往有一半是过去的生活,他的诗构成了一个奇妙的现实与历史的世界。《鸽子·麻雀》是这样,这本诗集的倒数第二首《床》也是这样。不过《床》更为宏大,“爱与罪”被他写穿了,每一句都是子弹,一句都是铁锤,直接击穿了诗,锻打了诗,诗的质地坚硬发亮,“一床一世界”,先锋、现代、亲切。他的写作水准并不低,是口语激活了他的写作,如果没有口语的意识,如果仅仅在传统抒情的格调里打转,他不可能享受到诗的快感,这本诗集虽然作品还不多,但我看出他在享受写作的快感,这就够了,一个素朴的商人本身就是一个朴素的诗人,老兄弟,你的写作带动了一波老兄弟,有人在问你:“他写得很快活呀”,是的他写得太快活了,这本诗集及时告诉老朋友们,你找到了写作的快乐。我们生活在口语中,但往往我们在写作时就抛弃了口语,把口语看得低于书面语,我曾经还遇到过不用口语讲话的人,他与众不同,他说话全部用西方文论式的书面语,他把自已与众人区别开来,我们把他试为“高级的人”,在一起久了,我们慢慢习惯了他,但他偶尔也会忘记自己的书面语,突然冒出少量的口语,尤其在他有了孩子以后,因为孩子可不管他那一套,孩子要用口语说话,他的孩子还没有学会用西方文论式的书面语说话。有很多诗人己经习惯了用西方文论式的书面语写诗,读者与同行们也习惯了西方文论式的书面语诗歌,形成了中国当代诗歌一个标准。成了标准就万事大吉了,只要往标准上一套就可以试别你写的是好诗还是坏诗。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你尽情以自己的口语说话,因为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首先声明这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你们那一套标准对于我是无效的,如果要说标准,我建立了我的标准,我的产品我说了算,我制造的麦克风,你们谁都可以对着它说话,但出来的一定要是你自己的声音。我的诗就是我自己的声音。《一个人的世界》里有很多诗写于纽约,我想纽约对于你更多是生活,是你的家庭,有了生活与家庭就有了诗。在中美两个不同的空间,你有了时空的想像,你的观察与你的口语相遇,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我熟悉的那个叫做“蓝战士”的少年诗人,我们是出生于同年同月的老兄弟,读这本诗集就像读我的诗集,我的喜悦是很多朋友的喜悦。蓝战士蓝战士,永远的诞生在冬天的孩子,你《一个人的世界》也是我们一波老朋友共同的世界,我们都来抢你的麦克风,我们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汇总为我们的诗歌混杂的声音。从“蓝战士”到“冯桢炯”,经过了30多年,其实一切都没有变,你还是你,你朴素的腔调没有变,人最本真的情感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更为清晰,你在曾经的诗集《一种生命》《风铃小语》里的你,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更为坚实,你贴着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你找到了生活与语言最为妥贴的新的方式,你把你的观察记下来,你就写下了属于你的诗。《一个人的世界》开创了你语言转向的新世界,在写作中我们都是中年孩子,像孩子一样说话,不说西方文论式的书面语,说本真的话写本真的诗。其实我们并不会说话,我从没见过你滔滔不绝,我们都是木纳的人,更多时候还是沉默寡言的人。是的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长这么大还没有学会说经过包装的那一套语言,你是一个制造产品的商人,我曾经也是,我们只说产品说明书式的话,因为我们相信产品说明书最为直接,最为本真。我们的写作本质上只是要写下产品的构成,要按下哪一个开关,我们使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少的语言,我们不开口说话时就吃菜,把米饭扒到嘴里,我们说话时不拖泥带水,用简单的陈述,不用哪怕是多余的一个字,我们开始不相信形容词了,活到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形容词了,我们像中年孩子一样写作,尽最大可能保持生活与事物的原形,在诗里不破坏生活与事物的原形。

评论家简介:

周瑟瑟,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电视制作人、纪录片导演。著有诗集《松树下》《栗山》《暴雨将至》《鱼的身材有多好》《苔藓》《世界尽头》《犀牛》《向杜甫致敬》(英、西、日、韩、瑞、蒙、越多语种)等,长篇小说《暧昧大街》《苹果》《中关村的乌鸦》《中国兄弟连》(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小说创作)等20多部,以及《诗书画:周瑟瑟》。曾参加哥伦比亚第27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第七届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第三届亚太地区诗歌节。

END

江门诗社编委会同仁

熊正红冯桢炯杨雨阳帆

张志伟杨于军伍岳渠方海英

周小权杨军言小语周婵姬

黎匹匹

江门诗社评论专家

翦伯象宁荣生梁文生

李白云蒿子杨雨

江门诗社活动运营同仁

熊正红戴智明周群英

梁章琴杨雨阳帆

主管单位

江门市作家协会

本期执行主编

正红

本期责编/排版

正红

江门诗人

『读书写诗享生活』

投稿邮箱:zhongwaishiren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ngxingmeirenz.com/agtgly/780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阿根廷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