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国际崆峒派武术协会阿根廷分会会长张为民从阿根廷漂洋过海来到平凉崆峒山祭拜崆峒派武术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宗师,认祖归宗,并深入崆峒文武学校与同门师兄弟进行崆峒派武术交流。国际崆峒派武术协会会长、崆峒派武术第十一代掌派人花舞影,崆峒武术研究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崆峒派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崆峒文武学校校长王镖,崆峒派武术第十二代掌派人、中国崆峒武术协会主席、崆峒武术表演团团长陈虎,崆峒武术研究会副会长、崆峒文武学校副校长、总教练王志超及崆峒派武术部分弟子陪同。
期间,张为民会长在崆峒派弟子的陪同下来到一代宗师燕飞霞墓碑前进行跪拜行礼,表达对燕飞霞宗师的深切缅怀之情。随后,还到崆峒文武学校,对学校武术馆、荣誉室、国学课堂等进行观摩,并和学校师生座谈,深入开展崆峒武术上的文化交流,张为民会长对崆峒文武学校的设施建设、办学理念及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希望,通过同门师兄弟的共同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将崆峒派武术不断发扬光大。
张为民会长祖籍在广东广州,现定居阿根廷,早年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间拜到崆峒派武术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门下。跟着师父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便立志发扬崆峒武术文化,因此跋山涉水远走阿根廷25年传播中国文化。张为民会长不仅在阿根廷开办了余人的学校,主要宣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如中医针灸、道家养生、武术气功等,今年初还成立了国际崆峒派武术协会阿根廷分会,并在阿根廷招收崆峒派武术弟子。张为民会长此次回国不仅仅是祭祖,更是为了崆峒派武术交流,把最正宗的崆峒武术带到阿根廷,让崆峒派武术走向世界,与国际化接轨。
据悉,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主要分为五大武术门派:崆峒、武当、少林、峨眉、昆仑。崆峒武术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自成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飞练也分八大门,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每门有十五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每套路又有几样"奇兵"。除此,还有一套先天十八罗汉手,作为崆峒派武术的基本功来练习。
文武学校
崆峒
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创建于年,是我省一所全日制、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文武学校。9年,在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崆峒区政府投资多万元,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下新建了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7㎡,总建筑面积㎡,建有可容纳人的教学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一幢,多功能餐厅1个,声光影视演武大厅一个;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音乐美术室等教学设施齐全。年荣获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名,在校学生人。目前师资配备:事业管理人员3人,专业文化课教师25人,专职教练13人。教师教练中有22人具备大学本科学历,2人曾获得平凉市“优秀教师”称号,10人曾获得崆峒区“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称号,多人获市、区级“骨干教师”称号。现开设小学至高中12个文化课教学班,11个武术培训班。武术培训开设有散打、崆峒武术传统套路、器械、气功等专业,分别配备具有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全面的武术教练传授崆峒派真功绝技,并研究挖掘整理推广崆峒武术,使运动养生向纵深发展。
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自年至今,参加各级各类武术比赛、表演活动1多场次,荣获各级各类奖牌余枚,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省、市、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多次受到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面对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学校确立了“全面育人、发展个性、特色办学、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生活”的培养目标,形成了“敬业爱生、务实创新、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学苦练、文明守纪”的学风,以“励志重文、崇德尚武”为校训立校办学,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高综合办学水平,争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弘扬崆峒武术,促进崆峒文化和崆峒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址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古镇1号
联系方式
招生-
王副校长:
袁老师:
宋老师:
学校网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ngxingmeirenz.com/agtgly/8868.html